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湯森路透近日發佈了2014年度“諾貝爾獎級別”的“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名單中首次同時出現了四位華裔科學家。引文桂冠獎開始於2002年,基於個人對化學、物理學、醫學和經濟學領域的成就進行深入分析,來遴選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研究人員,迄今已成功預測了35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人的“諾獎情結”可謂是源遠流長,但中國本土科學家一直在榜外游離。由於該集團往年的預測成功率頗高,所以這份有華裔面孔的名單也引起了大家的關註。連線《全球華語廣播網》美國觀察員餘浩:
  今年預測的名單當中同時出現了四位華裔面孔,這是引文桂冠獎13年來非常罕見的。
  餘浩:2014年的諾貝爾獎將從10月6號開始陸續公佈,湯森路透集團日前向原籍九個國家的27位學者授予引文桂冠獎,其中包括四名華裔學者,這是前所未有的,獲獎的四名科學家,也就成為獲得諾貝爾獎相關獎項的熱門人選,這四名華裔科學家是香港科技大學的鄧青雲教授獲得化學獎,他發明的有機發光二極管,被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話和高清電視。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錢澤南教授,以基因研究獲得醫學獎。美國斯坦福大學張首晟教授,以量子霍耳效應和拓撲絕緣體研究獲得物理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楊培東教授,因為納米光子學的研究而獲得物理獎。
  4位華人面孔當中,其中兩人是改革開放以後從中國內地出國留學並且是一步一步走向科研頂峰的。
  餘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張首晟和楊培東兩位教授,他們原籍中國大陸,在國內受過大學本科教育,改革開放之後出國留學,在科研上作出出色成績。張首晟祖籍上海,現在是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教授,他的量子自旋霍耳效應與拓撲絕緣體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被同行認為具有開創性的貢獻,特別是在拓撲絕緣體領域得獎的機率很高。得知自己獲得引文桂冠獎,並很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後,張首晟表示,諾貝爾獎可遇不可求,科研最大的彙報就是發現即刻的快樂。楊培東祖籍江蘇,1993年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來美留學,1999年年僅28歲的他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助理教授,5年後被聘為終身教授,他在納米光子學方面的研究成績出眾,包括研製出第一個納米導線激光器,他研究的發光納米線可用於數據儲存和光學計算。  
  作為舉世矚目的世界科學領域卓越成就象徵的諾貝爾獎,走過了它百餘年的光輝歷程,獲獎者已超過700餘人,獲獎國家達30多個。其中既有經濟發達的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也有經濟不夠發達的阿根廷、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100多年來,雖然也偶有華裔面孔登上領獎台,至今卻沒有一個中國本土的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這不能不說是泱泱大國的遺憾。
  諾貝爾獎自1900年頒發以來,華人科學家獲獎人數寥寥無幾,1957年31歲的李政道和35歲的楊振寧因為發現宇稱不守恆理論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76年40歲的丁肇中因為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86年,50歲的李遠哲因為發明瞭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詳細瞭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97年朱棣文因為發明瞭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98年,崔琦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作出重大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08年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鍵因為綠色熒光蛋白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2009年,高錕因為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作出了突破性的成就,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個位數的華人獲獎名單當中他們幾乎全部都是美籍華人。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社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潘小松觀察,作為“評價科學家一生研究成果”的諾貝爾獎,30歲成果,80歲領獎的也不在少數。
  潘小松:諾貝爾,評價一個學者一生的科研成果,不管在他人生的哪個階段做出來的,比如你三十歲做的,很可能八十歲獲獎,這個不影響諾貝爾科學獎的判斷和頒獎程序。
  儘管如此,依然不少人期待,本屆諾獎能夠成就至少一個1949年後在中國內地出生、有內地教育背景的首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願望美好,不過其中也有一些思考。是怎樣的環境最終成就著他們諾獎級的科學成果?對此,潘小松主任分析說:
  潘小松:我們的基礎教育比較好,就比如說中小學要想高等教育獲得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的話,大概這個土壤,就是這塊教育土壤還不太適合產諾貝爾獎。教育要脫離相應的一種教育行政體制,才可能放開手腳去做科學研究,就這麼簡單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的教育體制相對來講比較僵化,學術需要一種環境。
  評選時間一年一度,評選方式嚴格神秘,但潘小松認為,隨著時代變遷,保持節奏的諾獎實際也在隨著世界政治經濟的韻律在擺動著:
  潘小松:冷戰以來,他一直是跟著政治潮流在動,就是說全球的政治潮流朝哪邊波動,或者加上全球化以後的經濟潮流朝哪邊來動,他的關註點就往哪邊挪。他主要是一個政治潮流或者政治經濟潮流,諾貝爾獎頒到現在一百多年了,實際上也是一個程序性的東西,就跟每年戛納要放電影獎一樣,電影因為不斷的在更新,不斷的有新生代的導演、新生代的演員來,可能還有一點新面孔,新鮮玩藝兒。諾貝爾獎發到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就跟每年要換一個總理一樣,我並不認為他代表非常尖端,一般的程序上如果每年都要頒一次的話,你就不必按諾貝爾設立這個獎時的初衷來對待。
  能夠獲獎總是代表著一種肯定與激勵,是件高興事兒。不過,用潘小松的話說,面對這樣一個獎項,也許人們也需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相待:
  潘小松:別人要有的,我非要有,別人蓋150層我得蓋200層,就這種攀比心理其實大可不必。我覺得就是大家對諾貝爾獎,大可以現在像對待奧運會申辦一樣,心態比較冷靜,你就把它當一個世界上很多獎項的其中一個來對待就可以,像對待現在APEC會在哪開,奧運會在哪開一樣來對待他就可以了,那能得那當然更好,那是很光榮,但是沒有像以前想的那麼了不起。  (原標題:諾貝爾獎預測名單現4張華人面孔 內地背景學者或問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80vabld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