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報評論員
  作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城市的出現具有顛覆性的意義。人類由此以更加科學的方式重新組合,增強了彼此的動能,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一直行進在加速城鎮化的道路上。新型城鎮化為我們描繪一幅新藍圖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課題,在發展城鎮化的道路上,怎樣才能讓更多的老百姓滿意?
  一個“新”字規定了推進城鎮化的方式、道路和標準等有別於從前,一句“讓居住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又準確道出了新型城鎮化的核心——以人為本。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城鎮化質量要明顯提高”;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推進“有質量的城鎮化”;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佈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人的城鎮化,才是高質量的城鎮化,才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要義所在。對此,省委書記王東明也提出,加快推進四川的新型城鎮化,必須做到“五個堅持、五個更加註重”,其中第一條,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更加註重公平共享,著力推進人的城鎮化,使全體居民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
  這一核心要義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具體落地?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這一國家層面的新型城鎮化頂層規劃,圍繞著未來6年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繪出了清晰的路線圖,對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的規劃。鑒往知來,7年的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路,成都有了厚重的積累。在新型城鎮化的道路上,我們必須以《規劃》為指南,並結合成都實際,把省委、市委的系列部署貫徹到實處,堅持以人為核心,緊緊圍繞“質量”二字,走一條形態適宜、產城融合、城鄉一體、集約高效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其一,“睡城”“鬼城”彎路不能走。即在城鎮化推進中要有效解決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建設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等問題;其二,不以人為本當叫停。即不能把城鎮化簡單等同於城市建設,而是要圍繞人的城鎮化這一核心,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由“鄉”到“城”的轉變;其三,嚴禁搞運動式大幹快上。新型城鎮化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不能畏難迴避,裹足不前,也不能頭腦發熱,盲目大幹快上,而是要隨著內外部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進入以提升質量為主的轉型發展新階段;其四,城鎮不能蓋成水泥森林。新型城鎮化不能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路,而要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鎮化進程;其五,城鄉一體化別搞成一樣化。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宏觀佈局,合理控制城鎮開發邊界;其六,延續文脈留住刻骨鄉愁。城鎮化不是去鄉村化,推進城鎮化建設絕不能以瓦解農村文明、犧牲文化遺產為代價。要根據成都的自然歷史文化稟賦,建設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形成成都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
  必須清醒認識到,要將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六句話”落實到地的唯一路徑只能是改革。去年底召開的成都市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強調成都推進新型城鎮化要依靠體制變革,要依托城市轉型,要堅持走形態適宜、產城融合、城鄉一體、集約高效的路子。按照市委部署,成都今年將著力推進土地、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綜合配套改革,並力爭取得新的突破,打造一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升級版。這既是對中央及省委對城鎮化工作相關部署的遵循,也符合成都實際,突出了成都實踐、成都特色。按照這一部署切實推進,不僅可以解決我市很多現實的問題,也能夠為成都經濟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城鎮化不僅是當下成都擴大內需,保持領先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也是未來幾年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布好新型城鎮化這步棋,是成都市場化改革再出發的重中之重。同時,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走出一條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佈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具有成都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在全川、甚至全國範圍起到帶頭示範作用,也是肩負“首位城市”重任的成都,在加快推進科學發展這一重大課題中的應有之義。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推進城鎮化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很多,不少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用更大的勇氣、更高的智慧去攻堅克難,去探出一條成都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徵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原標題:走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80vabld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